學校運動會結束時,帶著二個兒子去二年級教室接女兒,發現女兒一副既惶恐又快哭出來的樣子,整個眼睛都紅了,肉丸還沒問,就聽女兒說:「媽~~對不起,妳給我買冰淇淋的50元用了25元,剩下的25元我弄丟了。」肉丸看了看女兒說:「沒關係,錢掉了就算了,人沒丟就好了,回家吧。那怎麼會掉了呢?」接著就聽到女兒急著解釋:「我把錢放在衣服的口袋中,跑回教室就發現掉了。」「哇咧,廢話,這樣當然會掉啊,下次小心一點就好。」肉丸故做輕鬆的說,因為女兒都快哭出來了,讓肉丸不禁檢討,我有這麼兇嗎?這麼有威嚴嗎?
等回到家,女兒還是跟肉丸再說了一次對不起,肉丸覺得,不是25元很少所以沒關係,而是,女兒丟錢已經很緊張很害怕被罵,光是丟錢的恐懼及想到要面對肉丸這段時間的不安就夠女兒受的了,何必再為這件事責怪她了,但是要注意的就是將來要怎麼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。
看著女兒忍不住掉出來的淚,肉丸只能再次重申:「媽媽說過,錢很重要,但是還有很多事情都比錢還來的重要,最簡單的,我問妳,妳說,是25元重要還是我的女兒重要?」「女兒。」女兒淚汪汪的回答。「是呀。」肉丸只能再次強調:「妳也知道女兒比較重要,且丟錢妳就很怕了,我再罵你又有什麼用,我是很嚴格,但是針對你做人的態度,及你該盡的本分,比如你現在是學生,學校的功課就是你的本分,這就是你該作好的,我不在乎你考第幾名,但是我在乎你有沒有認真去讀,去考,了解嗎?」「了解,所以我考最後幾名也沒關係囉?」女兒認真的說著:「因為重要的不是我考第幾名,對不對?」肉丸一聽,直接否決:「不對。因為依你的程度,考前五名是沒問題的,若你掉到五名以外,那就代表你的讀書方式有問題,或者你太粗心大意了。我只是強調,比起名次我更重視你的人格及態度。」女兒喔的一聲表示真的了解了就又開始吃午餐了。
肉丸小時候常被罵,常常因為做"錯事"(用壞或打破東西或是放錯位置或做事方式不如肉丸嬤的意……)被罵,雖然有時候肉丸都不了解為什麼會被罵,到底哪裡錯了,但還是被罵到臭頭,一解釋就變成辯解或是頂嘴,所以小時候的肉丸常常充滿著不平,老是覺得被誤會,對肉丸嬤更是討厭,覺得肉丸嬤一點都不了解肉丸也不愛肉丸,只會曲解或是責罵,常常覺得為什麼不能理解肉丸不是故意犯錯的,整個童年就掙扎在取得父母認同及討厭父母管教方式中擺盪,盪啊盪的,就盪成了現在這個機車又偏離社會主流想法的存在,也因此在很多時候肉丸都會去跟女兒聊天,因為肉丸不相信那種"不用說出口,反正孩子們就是知道父母是愛他們的"想法,肉丸覺得愛還是要說出口的,但也不能光說不做,因為說句實話,肉丸小時候從不覺得父母是愛我的,肉丸只覺得自己好像是累贅是多餘的,做錯事被罵到臭頭是可預料的,考試考第一名回來還要被肉丸嬤罵考第一名就驕傲,冤啊,快比六月雪啦。
總之,不論好壞都只有罵罵罵罵罵,肉丸討厭這樣的方法,但是肉丸成長的背景就是如此,所以,肉丸教育小孩第一反應還是會想罵,常需要不停的提醒自己改正這一從骨髓而來的習慣,改變是辛苦的,但卻是值得的。
不過,看著三個小孩的成長過程,肉丸也感受得到,一定哪出了大問題,不然怎麼會教出超級白目仔、破表機車仔及無敵懶惰仔呢??????誒~~~只能自我安慰,我乃一介凡人,盡力就好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